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务公开

营口市司法局 创新开展“订单式”普法

发布时间:2021-10-22

【字号:

分享:

为切实解决普法工作中“我讲你听”单向灌输带来的机关群众兴趣不高、普法形式单一、效果不佳等问题,营口市司法局以老边区为试点积极探索建立“订单式”普法新模式。

通过干群点“单”,破解学法被动接受的问题:广泛收“单”,破解普法盲区死角的问题;组团接“单”,破解普法形式单一的问题;民调评“单”,破解普法质量不高的问题。通过开展“订单式”普法,创新普法模式,并通过不断实践改进,逐步有效地解决普法工作怎么“普”、“普”什么的问题,一改之前的模式,将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,在宣传一项法律知识时解决一个涉法问题、在宣传一项制度规定时调解一个矛盾纠纷,变被动的灌输性普法为群众、领导、干部等主动要求学法,借此达到提高基层群众、领导、干部等学法的自觉性和热情。

 

一、会聚人才打造普法品牌。从法学专家到普法志愿者,从法官、检察官、行政执法人员到执业律师,以“订单式”普法结合“以案释法”的方式,邀请专业人员,不断壮大宣讲团队伍。

二、精确发力引导规范运转。案例征集选择定期由区司法局及行政执法单位征集“以案释法”案例,挑选具有典型意义、与机关工作、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案例,同时重点引导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办案过程中,结合处置实际案例宣讲法律。根据不同主题、不同地区、不同受众进行个性化设计,精准滴灌而不是大水漫灌。

三、科学研判精准对接需求。定期通过问卷、电话、公众号等方式,收集普法需求,推送普法信息。以专业项目的方式进行推进,整合资源,以摸底研判、大数据等手段精准定位法治需求。

 

今后,营口市司法局将进一步推广老边区做法,丰富发展普法手段,创新完善普法机制,践行以人民为中心、为人民普法的理念,继续发挥“订单式普法”靶向性的特点,在法治需求与普法供给之间寻求平衡,在普法的精准度上下功夫,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普法,促进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、服务式传播转变,增强受众参与感、体验感、获得感,切实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
  • 附件:
  • 视频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